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閱讀心得~旅鼠的困境(The lemming dilemma)



         在一個盛夏的午後,為了閃躲炙熱的豔陽與友人走進一家充滿書香的咖啡座,找了個舒服的沙發,點了杯最愛的cappucino幽幽的坐著試圖放空自己,當我的視線喵到我的身旁偌大的書櫃時,一本可愛的書立即抓住我的目光,「旅鼠的困境」?第一、我不知道旅鼠是什麼動物?他們是不是跟我一樣喜歡旅行?第二、當老鼠的能有什麼困境?會比我結案報告寫不出來,又愛到處蹓躂的困境還要困境嗎?於是我挪動慵懶的身軀,伸手取下那本書…。


    我從小就愛看書,什麼書都看,當然除了課本之外,就跟大多數的人一樣 。只要有書的地方,就足以讓我待上一整天。書沒有所謂的好書或不好的書,我認為一本書只要讓人感動,能觸動你的心就是一本好書,而一本書之所以讓人感動,就在於你跟它之間是否產生共鳴?當然每個人的舊經驗不一樣,感受也不盡相同。每每在閱讀經營管理相關的書籍方面,總是讓我有一種看過不著痕跡的感受,因為對感性大於理性我來說,經營管理領域根本就是艱澀加上難懂。這本書之所以吸引我的原因在於作者撰寫的方式是以寓言的方式呈現,搭配幽默又有趣的插畫和旁白,讓我這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很快的融入故事情境當中,不但解答我很多人生的問題,並且學到組織學習觀念的自我超越。「寓言」確實是自古以來人類學習及流傳智慧的最佳方式之一。


    旅鼠的困境主要在介紹願景及自我超越。故事中每隻旅鼠都必須從很高的懸崖跳下,旅鼠群們都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旅鼠們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但是,牠們還是這樣做。最後,從一隻旅鼠開始,引起一些旅鼠透過不斷地自問:到底我要什麼?我是誰?為什麼我在這裡?一連串對生命探索的問題,找到真正的願景而自我超越,跳脫集體跳崖自殺的宿命。


到底我要什麼?我是誰?為什麼我存在?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我期望過怎樣的生活?這一連串對生命探索的問題,有些人活的大半輩子,卻從來想過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裡面蘊藏許多的能量,當你反思過這些問題,你將會發現你的內在開始發生一些有趣的改變。


    在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一隻叫做愛咪的旅鼠,她與其他旅鼠不一樣,她察覺到自己的使命及願景,並違抗旅鼠們長久以來集體跳崖的衝動。但是,愛咪不單只是抗拒傳統,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透過不斷的問"為什麼",最後做出令人驚訝的自我選擇,她激發其他旅鼠對本身使命的意識,並追求他們個人和集體最深層的目標和願景。這簡單的故事所蘊含的意義包括:成為自己生活中的領導者,以及與其他人分享願景所代表的意義,也提供人們反思和團隊討論的問題。


作者透過這群可愛的旅鼠,所傳遞的中心思想就是組織學習中的自我超越。組織學習中自我超越的關鍵即是「自我察覺」的演進過程,可以讓我們為個人或組織創造出新的可能性。我認為如果沒有自我察覺,就很難發展出自我超越。在故事中,作者將跳懸崖比喻為自我超越。所謂自我超越,是以一種較為經濟的方式,持續創造生命中想要的結果。自我超越的實踐者,經常會釐清他們的一些感覺,包括自己對世界的獨特貢獻、持續成長,而且有意無意地創造出一些可以提升世界和其他人的成果。但是難懂的宣示性語言往往無法抓住組織為什麼存在的本質,甚至,它們通常沒辦法和員工的想法和期望連結,因此淪為空談。因此,現在組織的領導者努力更深一層釐清組織及個人存在的理由,同時,一種新的覺察也出現,只有看到組織願景與個人最關心的事物連結而且一致時,大家才會全心認同組織的願景並一起投入。對組織來說,自我超越不單只是個人的事情,也是攸關領導力的議題,領導者啟發人們探索自己的使命,並且建立有助於實踐自我超越的環境,藉加強組織使命與個人使命之間的一致性。


 《旅鼠的困境》主要在說明自我察覺的兩種情境──使命和願景,它們是自我超越的中心議題,這兩者彼此雖緊密連結,但有些重要而不同的區別,分別描述如下:


1            使命


1、回答這個問題,「我為何而存在?」


2、鼓勵探索的過程:隨著時間揭開並逐步展現你的生命狀態。


3、是持久的:在你生命中維持不變的東西


  使命不是你創造的東西,它將會成為把綜效(synergy)帶進你生命(包含你的願景)中所有領域的基本元素,它是你生活的核心。


2            願景


                1、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要創造什麼?」


2、觸發行動,一種想像、發現及設計的過程;是你選擇讓它存在的一件事。


3、是變動的,你可以在你生命的課題中,追求許多不同的願景。


    當使命和願景一旦整合,就產生相乘的效果,並發揮無比的威力,因為它會讓決策變得更為清晰,而正確的途徑就會自然顯現。當在追求願景時,一定要很誠實且持續地評估現況。持續發掘隱藏在信念中的負面效應,並且必須承認它為現狀的一部份,藉此對抗這些造成重大打擊所產生的效應。有些人始終能以最省力的方式持續創造出一生中想要的結果,這些人所做的,無非是遵循阻力最小之路,亦即自我超越之路,就是要突破自我抗拒的限制結構,就要建立全新的結構,此結構會自然引導我們走向我們的目標。


    人類活在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是不是要買這件衣服?藍色好還是紅色好?是不是要繼續升學?是不是該結婚了?是不是該換個工作?但是,多數人卻為選擇所苦惱。有些時候,你還會發現,有些問題跟隨著前人的步伐(像是過了適婚年齡的人,有時會為了年齡到了而結婚),比思考問題容易多了。但是,真的跟著別人的步伐走就能夠比較輕鬆愉快嗎?如果只是人云己云的被做決定,未曾經過一番思考,想必之後容易後悔,因為那可能不是你真的想要的。自己做決定或許不容易,除了需要承擔結果的勇氣、持續自我反思以及堅持到底的精神。我想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有思想,因為有思想,所以在面對事情時,才會不斷的問"為什麼"。而"為什麼"這三個字就是問題的根源,只有思考能力的人類才會問"為什麼",也能透過不斷的問"為什麼",自我察覺,逐漸將問題釐清,並發展出自我的使命和願景。如此一來,人的一生活得才有意義,不是嗎?


作者: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ens)            出版:天下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